广州登革热本地病例与区域蚊媒密度密切相关


最近一项研究 [1] 显示,广州登革热本地病例与区域蚊媒密度密切相关。在 2023 年全年,广州共计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 1716 起,其中高风险区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 1290 例,SSI 幼蚊密度指数约为 3.65,平均成蚊密度指数约为 11.19只/人·小时,中风险区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 351 例,SSI 幼蚊密度指数约为 2.99,平均成蚊密度指数约为 8.33只/人·小时,低风险去报给登革热本地病例 75 例,SSI 幼蚊密度指数约为 1.74,平均成蚊密度指数约为 4.31只/人·小时。

上述结果一方面表明,蚊媒密度与登革热传播风险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蚊媒密度较大的区域以及时间提醒居民做好防范措施的迫切必要性。然而,广州作为登革热高发地区,却长时间没有建立居民可以方便获得的蚊媒密度实时公开机制,削弱防范预警能力。另有研究 [2] 显示,广州病媒生物防制机构药物储备和管理存在不足。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得到关注。



Reference

[1] 10.11853/j.issn.1003.8280.2025.03.012

[2] 10.11853/j.issn.1003.8280.2025.03.012






Author: WU Guangheng

Founder and Chair of the 5GH Foundation

E-Mail: wu@5gh.org.cn

Document ID: 5GH-2025-000003.R7

Publication Date: 2025.08.05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C BY-NC-ND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广州病媒生物防制机构药物储备和管理存在不足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广州病媒生物防制机构(包括各街/镇除四害消毒管理站,政府聘请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等)在药物储备和管理存在显著不足


白纹伊蚊分布区域将扩大 2 倍,受影响居民达 12 亿

白纹伊蚊由于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其防控策略受到人们日益增长的关注。一项研究显示,可能有高达 8 亿只白纹伊蚊活动在中国大陆地区。其分布除了受到季节、地区气候因素等影响外,也正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分布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以及刺扰伊蚊在我国如何分布?

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以及刺扰伊蚊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其时空分布对于虫媒疾病的防空至关重要。


有多少种蚊子生活在中国?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共计发现 18 个属 339 种蚊子。其中 4 属 25 种蚊子分布最广。